|
羅敷媚(和何大夫酴醿菊·二之一) / 作者:陳師道 |
春風吹盡秋光照,瘦減初黃。
改樣新妝。
特地相逢只認香。
南臺九日登臨處,不共飛觴。
鏡里伊傍。
獨秀釵頭殿眾芳。
|
|
羅敷媚(和何大夫酴醿菊·二之一)解釋: 《羅敷媚(和何大夫酴醿菊·二之一)》是宋代陳師道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風吹盡秋光照,瘦減初黃。
譯文:春風吹盡秋光,使得瘦弱的黃花剛開始綻放。
詩意:這句描述了春風的吹拂將秋天的光景吹散,而在這個季節(jié)里,黃花正逐漸展現(xiàn)出它們的美麗。
賞析:這句詩使用了春風、秋光和黃花等形象,巧妙地描繪了季節(jié)的變遷和自然界中的美景。春風吹散了秋天的景色,黃花在這個時候瘦弱地綻放,給人一種婉約的感覺。
改樣新妝。特地相逢只認香。
譯文:改變了樣子,猶如新妝。特意相會只憑香味辨認。
詩意:這句表達了人們改變外貌,特意相聚,只憑香味來辨認對方的情景。
賞析:這句詩以“改樣新妝”來比喻人們的外貌變化,通過香味的描繪,強調(diào)了相逢之際的特殊情感。詩人通過這種手法,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純粹的相遇,不受外在因素的干擾。
南臺九日登臨處,不共飛觴。
譯文:在南臺九日登臨的地方,不與他人共同舉杯。
詩意:這句描繪了在南臺九日登臨的地方,詩人沒有與他人一同舉杯歡飲。
賞析:南臺九日登臨是指在農(nóng)歷九月初九這一特殊的時刻登上南臺,而“不共飛觴”則表達了詩人獨自欣賞美景,不與他人共享歡樂的心境。這句詩傳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和超然情懷。
鏡里伊傍。獨秀釵頭殿眾芳。
譯文:她在鏡子里依偎。獨自照耀在發(fā)髻上,是眾多花朵中的獨秀。
詩意:這句描述了一個女子在鏡子里依偎,她獨自在發(fā)髻上綻放,成為眾多花朵中獨一無二的存在。
賞析:這句詩通過“鏡里伊傍”和“獨秀釵頭殿眾芳”這兩個形象,將女子比喻為一朵在眾多花朵中獨自綻放的花朵。這表達了女子的美麗和與眾不同的特質(zhì)。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和內(nèi)心感受為主題,通過描繪細膩的意象和情感的表達,表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美和人情世故的感悟,以及對獨立自主、與眾不同的追求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