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李節(jié)推九日登南山 / 作者:陳師道 |
平林廣野騎臺荒,山寺鐘鳴報夕陽。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覺霜侵鬢,語妙何妨石作腸。
落木無邊江不盡,此身此日更須忙。
|
|
次韻李節(jié)推九日登南山解釋:
次韻李節(jié)推九日登南山注釋①南山:戲馬臺在彭城縣南三里,其地有山稱南山(見《太平寰宇記》)。
②騎臺:指戲馬臺。蕭子顯《齊書》:“宋武帝初為宋公,在彭城,九日出項羽戲馬臺,至今相承,以為舊準。”
③“寒花”句:李煜詩:“鬢從近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舊黃。”杜甫詩:“寒花只暫香。”
④石作腸:唐代皮日休《桃花賦序》:“宋廣平為相,貞姿勁質(zhì)。剛態(tài)毅狀,疑其鐵腸與石心,不解吐婉媚辭,然觀其文有《梅花賦》,清便富麗,得南朝徐庾體,殊不類其為人。”(宋廣平,指唐玄宗宰相宋璟,封廣平郡公。)次韻李節(jié)推九日登南山賞析
這首詩是重陽登高即景抒懷之作。1089年(元祐四年),作者在徐州任州學(xué)教授,詩即作于此時。
詩的開頭兩句寫景:“平林廣野騎臺荒,山寺鐘鳴報夕陽。”廣闊的原野上,遠處平林漠漠,戲馬臺一帶已經(jīng)荒涼了。山寺里送來晚鐘的聲音,仿佛報知人們,已到夕陽快要下山的時候。詩句中點明了季節(jié)、地點和時間,語意閑雅。第三四兩句抒情:“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時節(jié)易得,又是一年的重陽。每逢佳節(jié),人們便有思親之感;而菊花卻依舊開放,還是和去年一樣,送來陣陣的寒香。寒花,指菊花。詩句中含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代劉希夷《代悲白頭翁》)的感慨。自然的規(guī)律,總是如此。
五六兩句,記節(jié)日清游的情況:“巾欹更覺霜侵鬢,語妙何妨石作腸。”頭巾被風(fēng)吹得歪斜了,詩人更覺得清霜已侵上了鬢發(fā)。詩歌的語言佳妙,也有“清便富麗”的高致,就像宋廣平寫《梅花賦》,措詞婉媚,并不礙其鐵石心腸一樣。這兩句寫的是登高賦詩,妙在隱而不露。結(jié)尾兩句:“落木無邊江不盡,此身此日更須性。”抒發(fā)游賞以后的感想。“落木”句用杜甫《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匯滾滾來”句意,寫傍晚登覽所見的遠近景象。“此身”句感嘆節(jié)物如此可念,登臨清賞的機會正不應(yīng)放棄,而此日此身,還須忙于世務(wù),很難得有時間,這又是十分可惜的。
陳師道作詩多學(xué)杜甫,這首也是學(xué)杜甫有得之作,瘦勁渾厚。三四兩句語淡而有高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