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 作者:蘇軾 |
近從章子聞渠說,苦道商人望汝來。
說客有靈慚直道,逋翁久沒厭凡才。
夷音僅可通名姓,癭俗無由辨頸腮。
答策不堪宜落此,上書求免亦何哉。
|
|
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解釋:
《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近從章子聞渠說,
苦道商人望汝來。
說客有靈慚直道,
逋翁久沒厭凡才。
夷音僅可通名姓,
癭俗無由辨頸腮。
答策不堪宜落此,
上書求免亦何哉。
中文譯文:
最近從章子那里聽說了你的消息,
商人們痛苦地期盼著你的到來。
有些說客有點聰明,但害怕直接表達真實的意見,
而你這位逃避世俗的老人,長久以來對凡俗的才能都感到厭倦。
即使夷族的語言只能勉強理解名字和姓氏,
對于癭俗(指病態的俗世人情)卻無法辨識頸腮之間的差異。
回答這樣的策問實在難以堪受,宜將它們拋在一邊,
寫信請求豁免又有何用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蘇軾在病中聽說了子由(指友人)不能前往商州的消息后所作。詩中描繪了商人們對子由到來的期盼,商人們希望他能給他們帶來商業上的好運。然而,詩中提到有些說客雖然機智,但卻不敢直言直語,而子由則是一個長久逃避世俗的老人,對凡俗的才能感到厭倦。
詩中還提到了夷族的語言(指與中原漢族有別的少數民族語言)只能勉強理解名字和姓氏,無法理解病態的俗世人情。這里夷族語言的比喻暗示了作者對于世俗的厭倦和疏離感。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回答這樣的策問感到無法堪受,認為這些問題不值一提,因而建議他寫信請求豁免也沒有什么意義。通過這些描寫,詩詞表達了蘇軾對于世俗紛擾的疲憊和對清靜自在的向往,以及對于真誠直言的渴望。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于世俗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