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寅西歸江行春懷十首 / 作者:汪莘 |
塞空春意總分明,桃李無言卻混成。
剛被幽禽知此意,風前拈出兩三聲。
|
|
甲寅西歸江行春懷十首解釋: 《甲寅西歸江行春懷十首》是宋代詩人汪莘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歸程中,春天的氣息在遼闊的塞外空曠而明朗,桃花和李花雖然不發一言,卻交織在一起。我才剛被寂靜的鳥兒體悟到這層意境,便在風前輕拈了兩三聲。
詩意:
這首詩以作者西歸的行程為背景,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思考。在廣袤的大地上,春天的氣息充盈著整個草原,仿佛春意被分明地刻畫出來。盡管桃花和李花沒有語言表達,但它們卻在默默地共同綻放,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作者在旅途中,聽到了幽靜的鳥兒的鳴叫聲,這聲音讓他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了春天的意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贊美和對生命的思考。詩中的"塞空春意總分明"一句,揭示了春天的氣息在廣闊的大地上清晰可見,猶如一幅明亮的畫卷。"桃李無言卻混成"一句,則表達了桃花和李花在春天中默默開放的美麗景象,雖然沒有言語,卻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和諧的畫面。最后兩句"剛被幽禽知此意,風前拈出兩三聲",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突然聽到鳥兒的鳴叫聲,這聲音使他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意義。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生命的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