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興 / 作者:汪莘 |
七尺經霜翠竹竿,斬來石壁釣江湍。
絲頭垂下驪龍口,掣得明珠似月寒。
|
|
秋興解釋: 《秋興》是宋代詩人汪莘所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日景象,通過對竹子、釣魚和珠寶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七尺經霜翠竹竿,
斬來石壁釣江湍。
絲頭垂下驪龍口,
掣得明珠似月寒。
這首詩通過對竹竿、石壁、絲線、珠寶等元素的描繪,展現了秋天的景色和釣魚的情景。詩中的"七尺經霜翠竹竿"意味著竹竿已經經歷了霜凍寒冷的秋天,但依然保持著翠綠的色彩。"斬來石壁釣江湍"描繪了作者站在石壁上,用竹竿垂釣江流湍急的場景,表現了作者的膽識和豪情。
"絲頭垂下驪龍口"形象地描繪了絲線垂下時的形態,如同一條驪龍的嘴巴,寓意著釣魚線的纖細和靈活。"掣得明珠似月寒"這句表達了作者在釣魚中取得了成功,釣上了像明珠一樣明亮的魚,給人一種寒冷的感覺。
整首詩通過對秋天景色和釣魚情景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豪情。通過描繪秋天的竹竿、石壁和釣魚中的絲線、珠寶等細節,展示了作者對細節的關注和對美的追求。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形象的語言,呈現了秋天的壯麗景色和作者在其中的心境與情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