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錢塘十七日舟中雜興 / 作者:汪莘 |
一簇沙鷗占碧波,手搖雙槳叫吳歌。
大羅只許詩人賦,不許詩人上大羅。
|
|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錢塘十七日舟中雜興解釋: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錢塘十七日舟中雜興》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汪莘。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九月十六日,離開郡縣登上船只,如同錢塘江上的航行。十七日,舟中雜樂聲起。沙鷗成群,翔于碧波之上,雙槳搖動,引吳歌之聲。在大羅天上,只允許詩人創作詩歌,卻不許詩人登上大羅天。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九月十六日從郡縣乘船離開,仿佛置身于錢塘江上的情景。在船上的第二天,船上響起了各種雜樂之聲。沙鷗群集在碧波之上,雙槳搖動,喚起了吳歌的歌聲。詩人提到了大羅天,暗示了詩人創作詩歌的境界,他們可以在人間創作美麗的詩歌,但卻無法達到超越凡塵的境界。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觀和抒發情感為主題,通過對舟行和船中雜樂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詩中的沙鷗和搖槳聲,形象生動地勾勒出江上的景象,給人以美好的聯想和感官上的享受。同時,詩人通過提到大羅天和詩人的關系,抒發了對藝術創作的思考和感慨。大羅天是佛教中的一個概念,代表著超脫塵世的境界,詩人以此暗示了詩人的創作境界是有限的,無法達到超越凡塵的高度。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勾勒出乘船離開郡縣和船中的歡樂場景。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詩人境界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和藝術創作的熱愛與思索。這首詩在形式上簡潔明快,意境深遠,給人以愉悅的閱讀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