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壺自詠 / 作者:汪莘 |
性靜無一物,心生有萬端。
曾將魂魄練,不被鬼神瞞。
縱步地雖窄,仰頭天自寬。
裁詩偏得偶,遇卦只成單。
|
|
方壺自詠解釋: 《方壺自詠》是宋代汪莘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方壺自詠,它的性質安靜無一物,而我的內心卻蕩漾著無盡的思緒。曾經經歷了心靈的洗禮,不再受鬼神的蒙蔽。縱然行走的道路狹窄,仰望天空時,卻感受到了無限的寬廣。寫詩時得到了偶然的靈感,卜卦時則只獲得了單一的答案。
詩意:
這首詩以方壺為象征,描繪了作者內心的世界和境遇。方壺本身是靜謐的,沒有任何物質存在,但作者的內心卻充滿了萬千思緒和情感。通過修煉心靈,作者能夠超越鬼神的迷惑和誘惑,保持清醒和堅定。盡管周圍環境有限,作者仰望蒼穹時卻感受到了自由和無限廣闊的心靈空間。在創作詩歌時,作者能夠偶爾獲得靈感,但在卜卦時只能得到簡單的答案。
賞析:
《方壺自詠》通過對方壺的描繪,展現了作者的內心世界。方壺的空靈和寧靜與作者內心的豐富和活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宋代,修煉心靈是一種重要的精神追求,作者通過修煉,不被外界的干擾和迷惑所左右,保持著內心的清明和堅定。盡管生活的環境有限,但作者通過仰望天空,感受到了無限的寬廣和自由。詩中的裁詩和卦象也是宋代文人常用的表達方式,裁詩是指創作詩歌時的靈感突現,而卦象則代表著一種對未來的預測。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世界的豐富性和對心靈追求的堅持,展示了宋代文人的修身與感悟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