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壺自詠 / 作者:汪莘 |
百歲已過半,只身誰與偕。
得因徵悟道,失在太開懷。
且托山花宿,時從水竹齋。
神回天上活,骨付月中埋。
|
|
方壺自詠解釋: 《方壺自詠》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汪莘。這首詩描述了詩人百年已過一半的境況,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的思考與感嘆。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百歲已過半,
百年的壽命已經過去了一半,
只身誰與偕。
孤身一人,誰能與我同行。
得因徵悟道,
通過不斷的探索領悟了人生的真諦,
失在太開懷。
卻在過于放縱的歡樂中失去了一些東西。
且托山花宿,
現在只能寄托在山間的花朵下休息,
時從水竹齋。
偶爾在水邊的竹齋中度過一些時光。
神回天上活,
靈魂將會飛回天上繼續生活,
骨付月中埋。
而我的尸骨將會被埋葬在月亮之中。
詩詞以百年壽命已過一半為開篇,表現出詩人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和對生命短暫性的思考。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孤身一人的狀態,感嘆沒有能夠與自己同行的伴侶。然后,詩人提到自己通過不斷的探索與領悟,得到了一些人生的啟示,但又在過于放縱的歡樂中失去了一些寶貴的東西。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詩人寄托在山間花朵和水邊竹齋的安寧與慰藉。最后兩句中,詩人表達了靈魂將會回歸天上繼續生活,而身體將會被埋葬在月亮之中的寓言意味,呼應了開頭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性的感慨。
整首詩詞通過對時間流逝、生命短暫性的思考,以及對歡樂與人生真諦的反思,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的深沉思考和感慨。同時,詩詞的意象描繪清新自然,通過山花、水竹等景物的描繪,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覺。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通過對人生的思考和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時光和生命的洞察力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