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九十九日過松江五絕 / 作者:汪莘 |
煎茶徐讀散人傳,對酒朗吟漁父詞。
除卻月風同此意,禰應煙雨暗相知。
|
|
三九十九日過松江五絕解釋: 詩詞:《三九十九日過松江五絕》
中文譯文:
煎茶徐讀散人傳,
對酒朗吟漁父詞。
除卻月風同此意,
禰應煙雨暗相知。
詩意:
這首詩由汪莘在宋代創作,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冬日景象。詩人自己泡茶品味,靜靜地讀著散人的傳記。他與友人對酒暢談,高聲吟唱著漁父的詩歌。除去寒冷的月光和冷風,他們與這片大自然心靈相通,仿佛有著共同的情感和理解。這種默契使詩人感到神秘而美妙。
賞析:
《三九十九日過松江五絕》是一首以冬日景象為背景的詩,通過描繪詩人與自然、與文人雅士的交流,展現了一種心靈契合的情感。詩中的煎茶、讀書、吟詩、對酒等活動,都表達了詩人對于閑適自在、自由思考的追求。詩人通過與自然的親近和與友人的交流,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達到了心靈的共鳴和交融。
詩中提到的“散人傳”和“漁父詞”是指一些隱居的文人和漁民所創作的作品。這里的散人傳和漁父詞代表了那些在世俗紛擾之外,追求內心自由和真實的人們。詩人將自己與這些人物聯系起來,表達了對自由和真實生活的向往。
最后兩句“除卻月風同此意,禰應煙雨暗相知”表達了詩人與自然之間心靈的共鳴。月風、煙雨都是冬天的自然元素,它們與詩人內心的感受相通,使他們相互理解。這種默契和共鳴讓詩人感到美妙而神秘,也暗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由、真實生活和與自然心靈相通的追求。通過描寫冬日景象和詩人的活動,詩人展現了一種超越時空和物質的心靈境界,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