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春二十八夜枕上有懷 / 作者:汪莘 |
茅檐環走兩金輪,二十九番楊柳春。
回首半生無覓處,祗應留得見前身。
|
|
暮春二十八夜枕上有懷解釋: 《暮春二十八夜枕上有懷》是宋代詩人汪莘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春夜的枕邊思念之情。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暮春二十八夜枕上有懷》中文譯文:
茅檐圍繞兩輪金,
第二十九番楊柳春。
回首半生尋不見,
只能留下前身的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一個人在春夜的床上思念之感為主題,通過對茅檐、金輪和楊柳等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思和懷念之情。
茅檐圍繞兩輪金,茅檐是房屋的頂部覆蓋物,金輪是裝飾在茅檐上的金屬飾物。這里的描寫表現了詩人所處的環境,暗示了一個朦朧的夜晚。
第二十九番楊柳春,這里的"番"表示次數的意思,意味著已經經歷了二十九個春天。楊柳是春天中常見的景物,它的出現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帶來了生機和活力。
回首半生尋不見,這句表達了詩人對于過去生活的回顧和反思。詩人在回首過去的半生時,卻無法找到自己真正的歸宿和尋求的目標。
只能留下前身的痕,這句意味著詩人只能通過留下自己前世的痕跡來尋求安慰和寄托。它傳達了一種無奈和無法改變的心境,也表達了對于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望。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生活的思考和對于時光的感慨,抒發了對于未來的渴望和對于過去的懷念之情。通過描寫春夜的環境和人們對于春天的期待,詩人表達了一種對于生活的獨特感悟和對于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