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壽高內翰 / 作者:汪莘 |
胸次包天燭九垓,正須博大濟時材。
朝從碧落搏風角,暮泛靈槎出斗魁。
別墅已將修竹隱,朱門仍向鏡湖開。
如今且為蒼生起,一取前賢氣焰回。
|
|
壽高內翰解釋: 《壽高內翰》是宋代汪莘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胸次包天燭九垓,
正須博大濟時材。
朝從碧落搏風角,
暮泛靈槎出斗魁。
別墅已將修竹隱,
朱門仍向鏡湖開。
如今且為蒼生起,
一取前賢氣焰回。
詩意:
這首詩詞探討了時代與個人的關系,表達了對偉大事業和歷史傳承的追求。詩人用意象豐富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志向遠大、胸懷寬廣的人物形象。
賞析:
詩詞的開頭描述了詩人胸懷寬廣,形容其胸襟廣闊如天,靈感無限如燭光照亮九垓(古代傳說中的極高處)。接著,詩人道出了自己具有博大才學,能夠寬容地擔當時代重任的態度。他在朝廷中努力爭取機會,像鷹隼一樣在碧落(高空)中拼搏,希望能夠在暮年時成為出類拔萃的人物,如同靈槎(古代傳說中的神舟)中的斗魁(最出色的人物)。
接下來的幾句詩中,詩人將自己的生活境遇和心志表達得淋漓盡致。他已經住進了一座別墅,修竹將他隱居于世,但他的朱門(高官顯貴的門戶)仍然向鏡湖(象征世間虛幻)敞開。這種描寫展示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渴望追求內心的自由和寧靜。
詩末兩句表達了詩人的人生態度和愿景。他認為現在應當為蒼生(人民)勇敢奮斗,振奮前賢的氣焰,重拾他們曾經展現的豪情壯志。這體現了詩人對于時代責任的思考和對前人智慧的尊崇。
整首詩詞通過豐富的意象和抒發的情感,展示了詩人的志向和對時代的思考。它以豪放的筆觸描繪了一個追求卓越的人物形象,同時也傳遞著對歷史傳統和社會責任的思考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