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劉貢父李公擇見寄二首 / 作者:蘇軾 |
何人勸我此間?弦管生衣甑有埃。
綠蟻沾唇無百斛,蝗蟲撲面已三回。
磨刀入谷追窮寇,灑涕循城拾棄孩。
為郡鮮歡君莫嘆,猶勝塵土走章臺。
|
|
次韻劉貢父李公擇見寄二首解釋:
《次韻劉貢父李公擇見寄二首》是蘇軾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何人勸我此間?
弦管生衣甑有埃。
綠蟻沾唇無百斛,
蝗蟲撲面已三回。
磨刀入谷追窮寇,
灑涕循城拾棄孩。
為郡鮮歡君莫嘆,
猶勝塵土走章臺。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寫給劉貢父和李公擇的回信。詩中表達了蘇軾對自己當前處境的感慨和對友人的勸慰。詩人在其中以飽滿的情感和生動的描寫展現(xiàn)了他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
賞析:
首句“何人勸我此間?”,表達了詩人身處困境時,有人勸他離開此地。接下來的兩句“弦管生衣甑有埃,綠蟻沾唇無百斛”,形象地描繪了生活貧困的景象,琴弦生滿灰塵,嘴唇沾滿螞蟻,生活艱辛。而“蝗蟲撲面已三回”,則意味著困難和災(zāi)難多次降臨。
接下來的兩句“磨刀入谷追窮寇,灑涕循城拾棄孩”,表達了詩人尋求自救和拯救他人的決心和努力。他愿意拿起刀劍,去追擊那些惡劣的盜賊,為了正義而流淚,為了保護城市而放棄親生的孩子。
最后兩句“為郡鮮歡君莫嘆,猶勝塵土走章臺”,表達了詩人對處境的坦然和志向的堅定。他告訴朋友們不要為他的困境而感到憂傷,因為他覺得守護家鄉(xiāng)勝過升官發(fā)財,即使只是在塵土飛揚的城市中奔波也不會后悔。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蘇軾當時的境遇和心境,表達了他寧愿守護家鄉(xiāng)而不求名利的堅定態(tài)度,體現(xiàn)了他為人正直、豪邁不羈的個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