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陋居五詠·池館 / 作者:汪莘 |
丈室明松窗,水竹相因依。
盧橘冬已花,日出黃蜂飛。
愛此禪房幽,不踏市朝機。
時觀彼蒼意,常與人愿違。
彼蒼不可會,青山又斜暉。
|
|
陋居五詠·池館解釋: 《陋居五詠·池館》是宋代汪莘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居住的陋居中的池塘和館舍景象,表達了作者追求寧靜自在、遠離塵囂的心境。
譯文:
在丈室明亮的松窗下,水和竹相互依偎。
盧橘在寒冬已經開出花朵,太陽升起時黃蜂飛舞。
我喜愛這個幽靜的禪房,不愿踏入喧囂的都市。
常常觀察大自然的意境,常常與人世的愿望相違背。
我無法與天地相會面,青山又傾斜著斜陽。
詩意和賞析:
《陋居五詠·池館》通過對陋居中池館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汪莘對寧靜、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詩中的丈室明亮的松窗、水和竹相互依偎的景象,展現了一種宜人而寧靜的生活環境。盧橘在寒冬中綻放花朵,黃蜂在太陽升起時飛舞,描繪了四季更替和自然生命力的奇妙。作者借此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繁忙都市生活的厭倦之情。
詩中的禪房象征著寧靜和超脫,作者心甘情愿地遠離喧囂的市朝機器,尋求內心的寧靜。他常常觀察大自然的意境,與塵世的愿望產生沖突,顯示了他追求超脫世俗的精神追求。然而,他意識到自己無法真正與天地相會面,青山斜暉的景象也暗示著世事無常、歲月流轉的無情。這種對天地萬物的敬畏和對人生無常的領悟,使詩中的寧靜與追求更加顯得珍貴和深刻。
《陋居五詠·池館》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和對內心追求的表達,營造了一種寧靜、恬淡的氛圍。作者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厭倦和對內心寧靜的向往,以及對天地萬物的敬畏和對人生無常的思考。這首詩詞讓人感受到了作者的追求和對自然美的贊美,也讓人思考人生的真諦和追求內心平靜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