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新安郡圃駐屐亭 / 作者:汪莘 |
先王昔牧紫陽城,池邊駐屐荷花生。
先王今居帝青閣,歲歲荷花自開落。
華榜高垂四十年,銀鉤鐵畫蛟龍纏。
公來對之不忍去,如見先王在眼前。
愿公子孫滿仙籍,相繼此邦森畫戟。
愿君與國為柱石,長使邦人歌駐屐。
|
|
題新安郡圃駐屐亭解釋: 《題新安郡圃駐屐亭》是宋代汪莘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先王昔牧紫陽城,
池邊駐屐荷花生。
先王今居帝青閣,
歲歲荷花自開落。
華榜高垂四十年,
銀鉤鐵畫蛟龍纏。
公來對之不忍去,
如見先王在眼前。
愿公子孫滿仙籍,
相繼此邦森畫戟。
愿君與國為柱石,
長使邦人歌駐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題目《題新安郡圃駐屐亭》展開,表達了作者對過去和現在的思念之情。詩中提到"先王",指的是古代的帝王,他們曾經在紫陽城牧放群臣,駐足在荷花盛開的池塘邊。然而,如今先王已經居住在皇宮的青閣中,而每年荷花依然自然地開放和凋零。
詩中出現了華榜和銀鉤鐵畫的描寫,暗示了先王的威嚴和榮耀。華榜是指科舉考試的榜單,而銀鉤鐵畫則象征著權勢和榮譽。這些形象的描繪表明先王的輝煌成就和崇高地位。
作者自比為"公",表示自己是一介平民,來到這座駐屐亭,觀賞荷花。他情不自禁地對先王的榮耀和偉大表示敬佩,仿佛親眼目睹先王的存在。作者希望子孫能夠被錄入仙籍,代代相繼,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愿意成為國家的支柱和石柱,使國家繁榮昌盛,人民歌頌駐足在這座駐屐亭的先王。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先王和國家的敬仰之情,同時也抒發了對荷花盛開和凋零的感慨。通過對先王和國家的贊美,詩中蘊含了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對國家興旺的祝愿。整首詩意融洽,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與情感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