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壺自詠·書十首后 / 作者:汪莘 |
直寫胸中事,誰拈紙上塵。
興來那暇懶,得處不容廑。
行有鬼神覷,詩防天地嗔。
歐蘇尋后輩,郊島是前身。
|
|
方壺自詠·書十首后解釋: 《方壺自詠·書十首后》是宋代汪莘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內心世界的真實感受和創作境界,表達了對于詩歌創作的凝練和深思。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直寫胸中事,誰拈紙上塵。
興來那暇懶,得處不容廑。
行有鬼神覷,詩防天地嗔。
歐蘇尋后輩,郊島是前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自述的方式,直接寫出了作者內心的所思所感。第一句“直寫胸中事,誰拈紙上塵。”表達了詩人直接將內心所思所感寫在紙上,彰顯出他的真誠和坦率。他質問紙上的塵埃,暗指那些瑣碎的煩惱和雜念,暗示了詩人對于純粹創作的追求。
接下來的兩句“興來那暇懶,得處不容廑。”表達了詩人在創作時的激情和不屑俗務的態度。他感嘆自己在靈感來臨時,沒有閑暇的時間去應付瑣事,也不容許任何的干擾,突出了他對于創作的專注和投入。
第四句“行有鬼神覷,詩防天地嗔。”表現了詩人對自己行走的過程中被鬼神所注視的感受,以及詩歌創作的崇高和神圣。他暗示詩歌是一種超越凡俗的存在,需要慎重對待,以免招來天地的責難。
最后兩句“歐蘇尋后輩,郊島是前身。”表達了詩人對于前輩詩人的敬仰和學習的態度。他追溯歐陽修和蘇軾等前輩的足跡,將自己置于他們的前身,表明自己虛心地學習前人的經驗和智慧,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探尋自我。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深入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詩歌創作的真實態度和對于創作過程的體驗。通過對內心世界的描繪和對于詩歌的審視,詩人汪莘展現了他對于純粹創作的追求和對于前輩詩人的敬仰,展示了他在詩歌創作上的獨特見解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