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春日山行 / 作者:汪莘 |
遠山殘雪獻年華,翠黛千層蹙浪花。
天上畫屏描不得,懶移皮屐下鄰家。
|
|
立春日山行解釋: 《立春日山行》是宋代詩人汪莘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立春時節的山行景象,以及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感慨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遠山殘雪獻年華,
翠黛千層蹙浪花。
天上畫屏描不得,
懶移皮屐下鄰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農歷二月初一的立春作為背景,描繪了一個春寒料峭的山行場景。詩的開頭,詩人用“遠山殘雪”這一意象,將冬天的寒冷與春天的希望相對照。遠山上殘留的雪花,仿佛是向新年的到來致以敬意。
接著,詩人用“翠黛千層蹙浪花”來描繪山間的景色。翠黛代表著山中的青翠植物,而“千層蹙浪花”則形象地描繪了山間泉水的波浪起伏。這里的描寫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顯示了春天的魅力。
然而,詩人在下兩句表達了一種無法言喻的美好。他說:“天上畫屏描不得,懶移皮屐下鄰家。”這里的“天上畫屏”指的是美景,但詩人卻說無法描繪出來,以突出其無法言傳的美妙。而“皮屐”則代表詩人自己,他懶得抬起腳步去鄰家欣賞美景,可能是因為身體疲憊或是對平凡景物的習以為常。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到來和山行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觀察和思考,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期待和對美好的感慨。同時,詩中透露出一種對現實生活的冷靜和淡定,暗示了詩人自身的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