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鵲橋仙(欲雪) / 作者:汪莘 |
儻來無定,浮生如寄,休說真非真是。
道人半睡半醒時,全身在、碧霄宮里。
風師四起,云君六合,茅舍有何準擬。
待他雪陣打窗來,旋披起、半床紙被。
|
|
鵲橋仙(欲雪)解釋: 《鵲橋仙(欲雪)》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汪莘。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儻來無定,浮生如寄,
休說真非真是。
道人半睡半醒時,
全身在、碧霄宮里。
風師四起,云君六合,
茅舍有何準擬。
待他雪陣打窗來,
旋披起、半床紙被。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道士的夢境或幻境。詩人表達了生活的無常和虛幻的觀念。他說自己像一片漂浮的葉子,沒有固定的歸宿。他提醒讀者不要過多地辨別真假,可能指出人生中的事物往往有兩面性,真和假并存。在夢中,詩人半醒半睡,感覺自己置身于碧霄宮中,與天空融為一體。風師和云君象征著自然的力量,籠罩著整個茅舍。最后,詩人期待窗外的雪花飄落,將紙被掀起。
賞析:
《鵲橋仙(欲雪)》以幻境的形式表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懷。詩人通過描繪自己漂浮無定的狀態,表達了生活的無常和不確定性。詩中的碧霄宮象征著高遠的理想和追求,使人感受到超越塵世的美好。風師和云君的出現增添了詩中的神秘感和宏大氣勢,與茅舍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微妙關系。最后,詩人期待著窗外的雪花,雪花的紛飛象征著洗滌和凈化,打破了塵世的平庸和困頓。整首詩以幻境的方式抒發了對超脫塵世和追求理想的渴望,給人以超越現實的思考和感悟。
這首詩詞通過意境的構建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汪莘獨特的詩意和情感。讀者在品味詩中的每一個細節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于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同時也能夠在詩境中放松心靈,感受到一種超越物質世界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