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沙溪 / 作者:汪莘 |
屬余賦詞。
遂以此意賦之。
二月初二夜
白日青天蘸水開。
落花江上玉鞭回。
東君擎出牡丹來。
獨占洛陽春氣足,遂中天下作花魁。
相知深處舉離杯。
使君時擢浙東倉使。
|
|
浣沙溪解釋: 《浣沙溪》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汪莘。這首詩是他在閑暇之余創作的一篇賦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二月初二夜,白日青天蘸水開。
落花江上玉鞭回。
東君擎出牡丹來。
獨占洛陽春氣足,遂中天下作花魁。
相知深處舉離杯。
使君時擢浙東倉使。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春日景色為主題,表現了作者對美麗的自然景觀和繁花盛開的喜悅之情。詩中描述了二月初二的夜晚,月色明亮如白日,天空湛藍似蘸水一般開闊。江面上飄落的花瓣如玉鞭般回旋飛舞,東方的春神將牡丹擎于手中。牡丹作為洛陽的代表花卉,展示了洛陽春天的充盈氛圍,成為全國最美麗的花朵。詩人與知己共舉酒杯,暢飲歡樂。最后,詩中提到使君被任命為浙東倉使,體現了詩人對使君的祝福和贊美。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美景,展示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生機和美麗的春天世界。詩中的描寫細致入微,通過形象的比喻和意象的運用,使人們仿佛能夠親身感受到花朵的飛舞和春天的氣息。詩人將牡丹作為花魁,形容洛陽春天的盛況,表達了對洛陽的贊美和喜愛。最后,詩人以祝福的語言,為使君的升遷表示慶賀和祝愿。
整首詩詞情感飽滿,描繪了春天的美妙景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熱愛。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詩人成功地營造出了美麗而富有情趣的詩境。這首詩詞充滿了詩人對春天和友誼的贊美,以及對人生美好事物的熱愛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