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皇恩(送饒溪嘉游浙) / 作者:黃升 |
騎鶴上揚州,腰纏十萬。
拈起詩人舊公案。
看山看水,此去勝游須遍。
煩君收拾取,歸吟卷。
少日風流,暮年蕭散。
佳處何妨小留款。
沙河塘上,落日繡簾爭卷。
也須拂拭起,看花眼。
|
|
感皇恩(送饒溪嘉游浙)解釋: 《感皇恩(送饒溪嘉游浙)》
騎鶴上揚州,腰纏十萬。
拈起詩人舊公案。
看山看水,此去勝游須遍。
煩君收拾取,歸吟卷。
少日風流,暮年蕭散。
佳處何妨小留款。
沙河塘上,落日繡簾爭卷。
也須拂拭起,看花眼。
譯文:
騎著仙鶴去揚州,身上帶著十萬貫。
拿起詩人舊公案。
看山看水,這次出游勝過往。
煩請你整理一下,帶回家中。
少年時光風華,暮年孤單凄涼。
美好之處不妨多留住。
在沙河塘上,夕陽下的繡簾爭相卷起。
也應該清理起來,用眼觀賞美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詩人騎著仙鶴游覽揚州的場景。他身上帶著十萬貫,意味著他的財富之豐厚。他回憶起青年時期的輕松自在,但隨著年歲的增長,卻感覺自己的生活變得凄涼孤獨。詩人認為美好的事物應該多留住,多細細品味,就像在河塘邊,夕陽下的繡簾一樣,能夠帶來美麗的景色。這首詩傳達了對年華逝去的感慨,贊美了自然之美。
賞析:
這首詩以敘事的方式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旅行經歷和對自然景色的感慨。他用騎鶴和十萬貫的描述,突顯了自己獨特的身份和財富。在描繪風光時,用了“看山看水,此去勝游須遍”,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嘆和渴望。通過回憶自己的少年時光和對美景的留戀,詩人反思了人生的轉變和歲月的流逝,以及對美好事物的珍惜。最后,通過河塘邊的繡簾圖景,表達了對美景的欣賞和對生活的向往。整首詩意境空靈,情感真摯,引發讀者對于時光流轉和生活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