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暮春) / 作者:黃升 |
沈水香銷夢半醒。
斜陽恰照竹間亭,戲臨小草書團扇,自揀殘花插凈瓶。
鶯宛轉(zhuǎn),燕丁寧。
晴波不動晚山青。
玉人只怨春歸去,不道槐云綠滿庭。
|
|
鷓鴣天(暮春)解釋: 鷓鴣天(暮春)
沈水香銷夢半醒,
斜陽恰照竹間亭。
戲臨小草書團扇,
自揀殘花插凈瓶。
鶯宛轉(zhuǎn),燕丁寧。
晴波不動晚山青。
玉人只怨春歸去,
不道槐云綠滿庭。
中文譯文:
夕陽的余暉照在竹林下的亭子里,
夢魘中那沉入水底的芬芳已經(jīng)消散一半。
我隨意戲弄著手中小草,
用團扇書寫著一幅幅圖畫。
鶯兒轉(zhuǎn)換歌聲,燕子恬靜飛舞,
晴天的波浪不起,夜幕降臨時山色依然青翠。
美麗的女子只怨春天已經(jīng)離去,
卻不看見槐樹上云雀正滿院飛翔。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暮春時節(jié)的景象。詩人描述了夕陽斜照下的竹間亭子,表現(xiàn)出自然之美和寧靜。河水中散發(fā)的香氣喚起詩人夢中的幻象,然而他醒來時,這種美好的感覺已經(jīng)消散了一半。詩人借此表達了人世間美好事物的短暫性和不可捉摸的特點。在這個悠閑的時光里,詩人逗弄著手中的小草,用團扇書寫畫作,充分展示了對生活的隨心所欲。詩人還描寫了鳥兒和燕子的自由自在,山色的青翠和水面的平靜,以及庭院里滿滿的綠色槐花。最后,詩人感嘆美麗的春天已經(jīng)離去,但卻不被人們所重視。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和物象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享受和感悟。通過描繪竹間亭子、小草和團扇等,進一步突出了詩中的恬靜與閑適,增加了整首詩的韻味。詩中還融入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展示了人和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通過對春天離去和槐云綠滿庭的描繪,詩人懷念春天的美好,同時也勾勒出了他內(nèi)心的哀傷和無奈。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和形象的描寫,展現(xiàn)了宋代詩人的情感和審美價值觀,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