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雜詠九首 / 作者:李彌遜 |
懶慢嵇中散,寬閑得自怡。
抱衾長恨晚,倒屐不嫌遲。
網日蛛絲掛,梳煙柳發垂。
朝來被花惱,浪走習家池。
|
|
春日雜詠九首解釋: 《春日雜詠九首》是宋代詩人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通過描繪春日生活的瑣碎細節,表達了詩人悠閑自得、寬容豁達的心境。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懶慢嵇中散,寬閑得自怡。
譯文:懶散地散步在嵇山中,寬閑自得心滿意足。
詩意:詩人以嵇山為背景,以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為線索,描繪了一個悠閑寧靜的春日景象。詩中的“懶慢”和“寬閑”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態度,他以一種快樂、從容的心態享受著春日的美好。
賞析:詩人通過“懶慢”和“寬閑”這兩個詞語,將自己的心境與春日的景象相結合,展現了一種寧靜、悠然自得的生活態度。他不急不躁,隨意漫步于嵇山之間,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妙。詩中的“自怡”一詞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滿足,他在這種寧靜中體驗到生活的美好。詩人還以“抱衾長恨晚,倒屐不嫌遲”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遺憾和對寬閑自得的珍惜,無論是白天還是傍晚,他都能夠盡情享受自己的閑適時光。
接著,詩人描繪了一系列春日景象,如“網日蛛絲掛,梳煙柳發垂”,通過細膩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春日的柔和和細膩。詩中的“被花惱”則表達了詩人對春日景象的喜愛和癡迷,他被盛開的花朵所打擾,卻不以為意,反而欣然接受。最后一句“浪走習家池”則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親近和游賞的態度,他隨意地漫步于池塘之畔,暢游于春日的美景之中。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寧靜自得的生活態度和對春日的熱愛。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生活的寧靜,領略到詩人的豁達心境和對生活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