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用前韻 / 作者:李彌遜 |
長檠當晝知無用,團扇經秋嘆已陳。
我獨不才端有似,五年澤國又逢春。
|
|
再用前韻解釋: 《再用前韻》是宋代詩人李彌遜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檠當晝知無用,
團扇經秋嘆已陳。
我獨不才端有似,
五年澤國又逢春。
詩意:
詩中描繪了一種無奈和感嘆的情緒。長檠,指的是戰爭時用來防御箭矢的長木板,這里象征著戰爭和紛爭。作者認為長檠在白天沒有用處,意味著和平時期的人們不需要用它來抵御敵對勢力。團扇經過秋天的風吹,已經失去了它曾經的新穎和活力,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事物的衰老。作者自謙不才,但他認為自己的心境與世人并無不同。五年澤國又逢春,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的祝福和期盼,希望國家在經歷困難后能夠重獲新生。
賞析:
該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時代的反思。長檠的寂寞與無用,團扇的凋零與衰老,都映照出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轉。作者雖然自謙不才,但他的感受與普通人相通,表達了對和平與繁榮的向往。最后一句五年澤國又逢春,是對國家命運的祝福,也顯示出作者對未來的樂觀態度。整首詩以簡約的筆法,傳達了對生活和國家的深情思緒,引發讀者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