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郎中弟見寄 / 作者:李彌遜 |
窮秋璧月才圓后,猶憶桑弧初掛年。
千里一尊歡稚子,祝君從我傲壺天。
|
|
次韻郎中弟見寄解釋: 《次韻郎中弟見寄》是宋代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窮秋璧月才圓后,
在秋季的末尾,完美的明月剛剛圓滿,
猶憶桑弧初掛年。
我仍然懷念著當年桑木的弓弦初次張開。
千里一尊歡稚子,
千里之外,一個快樂的稚子正在歡慶,
祝君從我傲壺天。
我祝福你能像我一樣自豪地享受生活。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月亮、桑木的弓弦和遠方的歡樂場面,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和祝福的思念之情。月亮象征著完美和圓滿,暗示著美好的時光已經過去。桑木的弓弦代表著年少時的激情和朝氣,使人懷念起年輕時的快樂時光。遠方的歡樂場景則傳遞了一種祝福和喜悅的情緒,作者希望接收這份祝福的人能夠從容自信地面對生活,像作者一樣享受人生的美好。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幾個意象的巧妙組合,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作者通過月亮、弓弦和歡樂場景的描繪,展現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戀和對未來的祝福。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具體的景物和場景相結合,使詩詞充滿了生動感和情感共鳴。整首詩意蘊含豐富,通過對時間流轉和人生軌跡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珍視和對他人幸福的祝愿。同時,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載體,將抽象的情感轉化為具體的意象,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寓意,這首詩詞引發了讀者對人生、時光和幸福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