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郎中弟見寄 / 作者:李彌遜 |
季子論才到履絇,十年不調(diào)可憐渠。
自聞馬祖今非佛,不似潛夫但著書。
|
|
次韻郎中弟見寄解釋: 《次韻郎中弟見寄》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季子論才到履絇,
十年不調(diào)可憐渠。
自聞馬祖今非佛,
不似潛夫但著書。
詩意:
這首詩以李彌遜的弟弟郎中為寫作對象,表達了對他的思念和對他求學(xué)之路的關(guān)切。詩人稱贊弟弟季子聰明才智出眾,但他已經(jīng)十年未能得到官職的調(diào)遣,這讓詩人感到十分可憐。他聽說馬祖已經(jīng)不再作為佛教大師,而是以著書立身,這與他的弟弟季子有所不同,因為他對弟弟希望能夠在官場上有所作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弟弟的關(guān)切和對官場的思考。詩人對弟弟的才華給予了高度評價,并表示對他長期未能得到官職的調(diào)遣感到遺憾和可憐。詩中的"履絇"指的是官職,表示詩人希望弟弟能夠早日獲得官職,施展他的才華。接著,詩人提到了馬祖,他是一個佛教大師,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從事佛教修行,而是專注于著書立命。通過這個對比,詩人表達了他對弟弟的期望,希望他能夠像馬祖一樣,通過著書立身,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成就。
整首詩通過對弟弟和馬祖的對比,展現(xiàn)了詩人對官場和個人追求的思考。詩人希望弟弟能夠在官場上有所作為,但也認識到官場并非唯一的出路,著書立身也是一種追求自我的方式。這首詩以簡潔樸素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現(xiàn)了宋代士人對官場和個人發(fā)展的矛盾與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