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路難 / 作者:李彌遜 |
江心蟠石蒼虬立,山激江流浪頭急。
風昏月暗魚龍愁,電掣云奔鬼神入。
船頭星斗天為低,夜潮生寒洲渚移。
鳴舷鼓枻驚楚子,危檣遠纜號吳兒。
稿師咄咄自相語,明發扁舟擊何許。
半月行江十日風,寸步家山隔秦楚。
黃衫年少金雕鞍,日高華屋春夢殘。
插花走馬咸陽道,世上空嗟行路難。
|
|
行路難解釋: 《行路難》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這首詩以行路為主題,通過描繪旅途中的困難和險阻,表達了旅人在世間行走的艱難和無奈之情。
詩中描述了江心有一塊蒼虬立起的巨石,山勢迫擊江水,江水浩浩蕩蕩,形成滔滔江流。風大月暗,魚龍因此感到憂愁;閃電劃破云霞,鬼神也因此而進入人間。船頭之上,星斗天空低垂,夜潮涌動,寒洲和渚島在移動。船上的人們鳴舷鼓枻,驚動了楚國的子民,危險的檣桿和纜繩吹響了吳國的號角。文人們急切地相互呼喊,明亮的燈火照亮了小船,但他們并不知道船要駛往何處。
在這首詩中,李彌遜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旅途中的困境,表達了行路的艱辛和無奈。他用生動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和人類的微弱,以及行路人在這種強大力量面前的渺小。詩中所表達的詩意是,人們在旅途中常常會遭遇到許多困難和阻礙,而這些困難和阻礙在人類的眼中似乎是無法超越的。詩人通過描繪這些景象,表達了對人生旅途中困境和無奈的思考和感慨。
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描寫手法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李彌遜的才華和對生活的感悟。它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和旅途中的困境,將人們的行路之難與世間的艱辛相聯系。詩中的景物描寫生動鮮明,氣勢磅礴,給人一種壯闊而激烈的感覺。通過對自然的描繪,詩人反襯出人類的渺小和無力,進而引發讀者對人生旅途的思考和感慨。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和旅途困境的描寫,傳達了人們在行路中所遭遇的困難和無奈,展現了人生旅途中的艱辛和掙扎。它呈現了一種激烈而壯闊的氛圍,通過對自然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旅途的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