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書齋偶成五首 / 作者:李彌遜 |
清氛遠俗推蘭友,直節過人見竹君。
慰我山城長寂寞,相期高臥敬亭云。
|
|
春日書齋偶成五首解釋: 《春日書齋偶成五首》是宋代詩人李彌遜創作的一組詩歌作品。這組詩描繪了一個春日午后,李彌遜在他的書齋里偶然間創作的五首詩。以下是這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清氛遠俗推蘭友,
直節過人見竹君。
慰我山城長寂寞,
相期高臥敬亭云。
詩詞以一種清新寧靜的氛圍開始,描述了李彌遜遠離塵囂,與純潔的蘭花為伴的情景。詩中出現了竹子的形象,竹子象征著正直的品質和高潔的人格。接著,詩人表達了對自己所處的山城長期的孤寂感到慰藉,并期待與敬亭山上的云相會。
第二首:
衣香縈竹韻殘詩,
幽徑微風卷翠絲。
獨抱幽根無限意,
棲心高處夢云時。
這首詩以詩人在書齋中的情景為背景,描述了衣香繞竹的景象,微風吹動著翠綠的竹葉。詩人表達了自己抱有無盡情懷的心境,心靈棲息在高處,如同在夢中的云彩中。
第三首:
似夢似幻逍遙地,
一輪孤月照幽篁。
疏花亂蝶隨人去,
獨自倚欄看落霜。
這首詩以一種夢幻般的氛圍描繪了詩人逍遙自在的心境。孤獨的月亮照耀著幽深的竹林。疏疏落落的花朵和飛舞的蝴蝶隨著行人離去,而詩人獨自倚在欄桿上觀賞著秋天的落葉。
第四首:
山寺曉鐘和煦風,
靜廬無語坐階中。
白云歸去無窮意,
青鳥飛來有所逢。
這首詩描繪了清晨的山寺,悠揚的鐘聲和溫暖的微風。詩人靜靜地坐在書齋的階梯上,靜謐的氛圍中無言。白云飄散而去,沒有盡頭的意象,而青鳥飛來,仿佛有某種契合。
第五首:
雨后花落亂紅稀,
幾番寒暑又何時?
卻愁江樹千年恨,
不見君王到日西。
這首詩以雨后花落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光陰易逝的感慨。詩人憂慮著江樹無數年來的悲憤,卻再也沒有見到君王的到來,日暮西山。
總的來說,這組詩詞展示了李彌遜在書齋中所感所思,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構建,表達了對自然、情感和人生命運的思考和感慨。詩人以清新的筆觸描繪了清幽的山林、純潔的花草和高潔的竹子,傳達了遠離塵囂的向往和對高尚品質的追求。詩中的孤獨和寂寞情緒與自然景物的描繪相互映襯,強調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追求高遠的精神境界。整組詩詞以細膩的意象和感人的情感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富有哲理的春日書齋,使人們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超越塵世的寧靜與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