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林仲和筠莊 / 作者:李彌遜 |
青青谷口自披榛,斷取它方寶界新。
彌勒同龕把茅下,客來不識住庵人。
|
|
次韻林仲和筠莊解釋: 《次韻林仲和筠莊》是宋代詩人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翠綠的山谷口自然生長著茂密的荊棘,我在那里尋找并獲取了另一個寶貴的世界。彌勒和龕塔一起,我住在茅草搭建的小庵里,但客人來了卻不認識我這庵中的人。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個隱居者的生活方式,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的山谷口被形容為翠綠的景象,自然的荊棘和茂密的植物象征著寶貴的世界。詩人選擇隱居于茅草搭建的小庵中,與彌勒和龕塔相伴,追求寧靜和心靈的滿足。然而,盡管住在這樣一個美麗而寧靜的地方,作者卻感到孤獨,因為來訪的客人無法認識他這個隱士。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樸實的語言描繪了一個隱士的生活境遇。山谷口的翠綠和茂密的荊棘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作者對自然和遠離塵囂的向往。茅草搭建的小庵象征著簡樸和寧靜的生活方式,與彌勒和龕塔的共存加強了這種意境。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詩人的孤獨感。盡管追求隱居和平靜,但作者無法擺脫自己的內心孤獨。這種矛盾的情感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沖突,也反映了作者對人際關系和交流的渴望。
通過這首詩詞,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然、寧靜和內心平靜的向往,同時也能夠反思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彼此理解的重要性。詩詞中所表達的情感和意象,使人不禁聯想到生活中的自我反省和追求內心真實與和諧的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