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葉碩夫南歸見貽二首 / 作者:李彌遜 |
未掛丹題雁塔中,重來溪上覓筠翁。
相期老眼橫遙碧,莫著征衫走軟紅。
得失漫嗟蟬翼重,才名合見馬群空。
三年小度驚人手,未信朱衣也不公。
|
|
次韻葉碩夫南歸見貽二首解釋: 《次韻葉碩夫南歸見貽二首》是宋代詩人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歸來的喜悅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嘆與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未掛丹題雁塔中,
重來溪上覓筠翁。
相期老眼橫遙碧,
莫著征衫走軟紅。
得失漫嗟蟬翼重,
才名合見馬群空。
三年小度驚人手,
未信朱衣也不公。
譯文:
還未貼上紅色題字在雁塔上,
再次回來,尋找溪邊的筠翁。
相約的老友,雙眼橫亙在遙遠的藍天,
不要穿上征衫,走向柔軟的紅塵。
得與失,我感慨蟬的翅膀沉重,
才名與榮譽只能見證馬群的空虛。
三年過去,你的才能仍令人驚嘆,
我仍然不能相信,朱衣的待遇也未得到公正對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詩人與友人重逢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歸來的喜悅之情。詩中的“未掛丹題雁塔中”和“重來溪上覓筠翁”描繪了詩人在雁塔和溪邊尋找友人的情景,展現了對友誼的期待和珍惜。
詩中的“相期老眼橫遙碧”表達了友人年事已高,目光已經凝視遠方的意境,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而“莫著征衫走軟紅”則是對友人的忠告,不要沉迷于塵世的紅塵,而是保持本心,珍惜友情。
接下來的幾句“得失漫嗟蟬翼重,才名合見馬群空”表達了詩人對得失和名利的思考。詩人感慨得失之間的沉重,而才名與榮譽只是虛幻的,沒有真實的內涵。最后兩句“三年小度驚人手,未信朱衣也不公”則是對友人才華的贊嘆,同時也抱怨社會對才華的輕視和不公平對待。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友情的珍貴和對名利的思考,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喜悅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與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