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氏太君挽詩二首 / 作者:李彌遜 |
之子榮親志,長纓萬里歸。
如何晝錦地,不見老萊衣。
誰謂松難老,俄成露易晞。
平生三斧樂,空使雨心違。
|
|
陳氏太君挽詩二首解釋: 《陳氏太君挽詩二首》是宋代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之子榮親志,
長纓萬里歸。
如何晝錦地,
不見老萊衣。
譯文:
親愛的兒子懷著報效家族、為國家立功的志向,
長時間的征戰后,終于歸來。
然而,怎么在這五彩斑斕的地方,
看不到母親一直以來穿著的樸素衣裳。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陳氏太君(指陳氏的母親)對兒子的深情厚意以及對他歸鄉的期盼。之子是指陳氏的兒子,榮親志表示他懷抱著為家族爭光的志向,渴望在戰場上立下功勛。長纓萬里歸意味著他在遠方征戰了很久,終于返回家鄉。然而,詩中描述了陳氏太君的遺憾,她并未能親眼目睹兒子的歸來,錯過了一起相聚的時光。詩人以如何晝錦地、不見老萊衣的形象,表達了母親對兒子歸來的期待,同時也透露出母親的樸素、勤勞的生活態度。
第二首:
誰謂松難老,
俄成露易晞。
平生三斧樂,
空使雨心違。
譯文:
有人說松樹難以變老,
可是一夜之間露水易晞。
平生以來,我一直喜歡劈柴,
卻發現劈柴的雨心(指心愿)違背了我的意愿。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松樹和露水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年事已高的感慨。誰謂松難老,俄成露易晞,描繪了松樹的生命力和長壽的形象,但隨后又以露水易晞的轉折,暗示人生短暫而易逝。平生三斧樂指詩人一生中最喜歡的事情,即劈柴。然而,詩人發現自己的努力和心愿并未能實現,空使雨心違,表達了對人生的無奈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嘆。
總的來說,這兩首詩詞以樸素的語言表達了家庭之情和人生的無常。通過描述母子之間的離別和相聚,以及詩人對人生歲月的感慨,展現了宋代社會中家庭情感的溫暖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