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歸筠莊蘇粹之以詩見貽次韻答之二首 / 作者:李彌遜 |
八尺茅茨老竹林,細償南北故園心。
一溪止水清涵月,三日行云薄釀霖。
歸計欲成猶恨晚,醉愁無賴正傷今。
喚回柏子香中夢,屋角秋聲亂翠陰。
|
|
初歸筠莊蘇粹之以詩見貽次韻答之二首解釋: 《初歸筠莊蘇粹之以詩見貽次韻答之二首》是宋代李彌遜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八尺茅茨老竹林,
細償南北故園心。
一溪止水清涵月,
三日行云薄釀霖。
歸計欲成猶恨晚,
醉愁無賴正傷今。
喚回柏子香中夢,
屋角秋聲亂翠陰。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初次歸到筠莊蘇粹之的心情和景色。詩中提到了老茅草搭成的茅屋和竹林,它們使作者感到親切,勾起了他對南北故園的思念之情。詩中還描繪了一條靜止的小溪,溪水清澈,在它的倒影中映著明亮的月光。三天的云彩漂浮不定,像是釀成了薄薄的秋雨。作者懷著回家的決心,卻感到時間過得太慢,他沉浸在醉酒和憂愁中,無法擺脫當前的困境。他喚回了在柏樹下的香夢,聽到了屋角傳來的秋聲,這些聲音和氣味使他陷入了一片混亂的翠綠陰影之中。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作者初歸筠莊蘇粹之的情景。通過描寫茅屋、竹林、溪水和云彩,詩人展現了自然景物的美麗和恬靜。詩人的內心情感也得到了表達,他對故園的思念和對歸家的渴望。詩中的醉愁和晚年的無奈,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未能實現愿望的遺憾。最后的柏子香和秋聲,以及由此引發的混亂翠陰,給詩詞增添了一絲幽怨之感。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作者將自己的內心感受與外在環境相融合,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歸鄉的喜悅和思鄉之情。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光陰流逝和歲月無情的感慨,以及對人生理想和現實的矛盾與無奈。整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優美的意象和細膩的情感展現了詩人獨特的藝術才華和深邃的思想內涵,值得品味和鑒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