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葉觀文再賦游靈源桃花二洞之作 / 作者:李彌遜 |
山行有底急,路轉乃爾長。
肩輿憩清蔭,屐齒尋幽芳。
突兀見古殿,委蛇度飛梁。
馀紅點澗色,新綠浮巖光。
人徑出鳥道,僧居儼蜂房。
前山去未了,后騎低可望。
逢人貴同氣,偶地忘殊方。
徑催文字飲,稍近花草香。
語味寫素隱,詩工發深藏。
湛輩欣有得,折楊愧成章。
|
|
次韻葉觀文再賦游靈源桃花二洞之作解釋: 《次韻葉觀文再賦游靈源桃花二洞之作》是宋代李彌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山間行走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友誼的珍視。
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山行的急切和漫長,道路的曲折轉變。肩輿停靠在清涼的樹蔭下,作者穿著屐齒在尋找幽香之地。突然看到一座古老的殿宇,曲折的飛梁蜿蜒交錯。紅花點綴在澗水之中,新綠映照在巖石上。人們走出自己的小徑,僧侶們靜靜地居住在蜂房中。前方的山峰離去的尚未盡頭,后方的騎行者低頭可望。相遇的人們珍視著共同的氣息,偶然的相遇使人忘卻了彼此的差異。小徑催促著作者繼續行走,離花草的香氣越來越近。言辭的滋味寫出了素雅的隱逸之美,詩歌技巧展示了作者深藏的才情。湛老欣喜地得到了一次收獲,楊折的文人則自愧不如。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而自然的描寫,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人與自然的和諧。詩人以山水為背景,通過描繪山行的情景,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詩中還流露出對友誼和相遇的珍視,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載體,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構思,傳遞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才情和審美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