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李相園亭二首 / 作者:李彌遜 |
軒戶新成紫翠邊,花光竹色借廚煙。
詩人莫浪夸盤谷,畫手無工貌輞川。
何必吾廬在丘壑,要令是處有林泉。
此心正恐無人會,把酒南山一笛前。
|
|
和李相園亭二首解釋: 《和李相園亭二首》是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清幽宜人的園亭景象。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新建的軒門上嵌著紫色和翠綠色的邊飾,花光透過竹籬借著廚房的煙氣。詩人李彌遜不妄自夸大自己的才能,畫家輞川卻沒有工匠的姿態。我并不在乎我住的這座小屋在山谷中,只要這里有林木和泉水即可。我擔心這份心境恐怕沒有人能夠理解,于是我在南山前搖曳著酒杯,吹奏起笛子。
詩意:
這首詩以李彌遜自然、樸素的筆觸,以及對閑適、寧靜生活的向往為主題。通過描繪園亭的景物和自身的心境,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環境的喜愛和對閑適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藝術與自然的契合之美的追求。
賞析:
詩的開篇,描繪了軒門上的紫色和翠綠色邊飾,展現了寧靜而又精致的園亭景象。紫色代表高貴和神秘,翠綠色則象征著生機和清新。花光透過竹籬,借著廚房的煙氣,形成了一種幽靜而溫暖的氛圍。
接下來,詩人展現了自己的謙遜和對藝術的理解。他以自己為例,告誡人們不要過分自夸,不要沉迷于個人的成就和才華。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畫家輞川,詩人認為他在創作時缺乏工匠的姿態,可能指出畫家輞川在藝術中缺乏自省和謙遜之心。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環境的喜愛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詩人并不在意自己住在山谷,只要有林木和泉水的存在,就足以滿足他的心愿。這種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們追求自然、追求與自然融洽相處的心態。
最后兩句以一種略帶孤獨的姿態作為詩的結尾,詩人擔心自己的這種心境恐怕沒有人能夠理解。于是,他選擇在南山前持酒而坐,吹奏笛子,進一步強調了對自然的依戀與向往,以及對內心情感的宣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