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送楊彥侯赴試建陽用曾南豐湖水碧韻 / 作者:李彌遜 |
人生不合留飛黃,驪駒夜發(fā)生悲涼。
馬足著沙去莫挽,一日萬里風云翔。
月明霜枝掛秋香,桂宮高架辛夷梁。
長梯摘日豈憚遠,世上不數(shù)瓊瑤光。
我今官閑賦江海,老驥識路何由驤。
昂霄氣概看公等,金印入手真毫茫。
更謀濁酒盡清夜,曉鼓徑欲催行裝。
|
|
春送楊彥侯赴試建陽用曾南豐湖水碧韻解釋: 《春送楊彥侯赴試建陽用曾南豐湖水碧韻》是宋代李彌遜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天送別楊彥侯赴建陽參加科舉考試,用了曾南豐湖水碧韻的典故。詩詞表達了人生短暫,無法停留的感慨。驪駒在夜間啟程,生發(fā)出凄涼的聲音。詩人告誡人們不要挽留馬匹,因為它已經(jīng)邁開步伐向前奔馳,一天內(nèi)行駛萬里,自由自在地翱翔于風云之間。明亮的月光下,霜覆枝條上掛滿了秋香。桂宮高架上盛開的辛夷花散發(fā)著迷人的香氣。長梯摘日的壯麗景象又何懼遠方的距離,因為世間難得瓊瑤般的光輝。詩人表達了自己此刻官職空閑,以文賦江海的愿望,但他感嘆自己已年老,無法再像年輕的馬匹那樣自由馳騁。他仰望蒼穹,看著那些高傲自信的人,覺得金印已經(jīng)入手,但心中仍然迷茫。他決定尋求更多的清夜和濁酒,等待黎明的鼓聲催促他啟程前往目的地。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送別的場景,抒發(fā)了詩人對人生短暫和時光無法停留的感慨。詩人以馬匹的奔騰和自由為象征,表達了對自由和追求的向往。他對世事的洞察使他感到自己的無奈和迷茫,但他仍然希望在清夜和濁酒中找到一些安慰和啟示。整首詩以清新脫俗的詞句和意象,展現(xiàn)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同時也傳達了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思考與追尋。
通過這首詩詞,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由和追求的向往,以及對人生短暫和時光流逝的思考。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和馬匹奔騰的形象,增加了詩詞的藝術感和意境。整首詩以淡雅的筆觸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思考,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