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為諫議,以正事其君”是出自《白居易》創作的“贈樊著作”,總共“18”句,當前“陽城為諫議,以正事其君”是出自第1句。
“陽城為諫議,以正事其君”解釋: 首先,《陽城為諫議,以正事其君》這句話出自唐代文人白居易的一首詩——《酬樊著作見寄兼示群公》。原文較長,這里簡單概述。 “陽城為諫議”中的陽城是古代的一個人物名字(陽城原為戰國時期趙國的地名),在這里他以諫議大夫的身份出現,這表示他在朝中擔任勸諫君主的重要職務。 “以正事其君”這句話表達了陽城作為諫議大夫的原則和職責。他通過“正事”,即糾正錯誤、主持正義等方式,來指導和監督他的君主,確保國家政策和人民利益的正確方向。 創作背景方面,白居易作為唐代重要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作往往反映了社會生活的真實面貌。這首《酬樊著作見寄兼示群公》就是他在對朝政進行觀察和思考后所寫的詩篇,旨在通過自身的諫議行為來倡導正直、公正的政治理念。
查看完整“陽城為諫議,以正事其君”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當前就是第一句,沒有上一句了
下一句:陽城為諫議,以正事其君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