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羅偉正寺丞見遺之什 / 作者:李彌遜 |
雕鶚逢秋已恨遲,公才如此尚誰羈。
江城樽俎未三月,世路干戈方百為。
去馬便如千里別,斷葭已作十分披。
它年若下襄城路,鞭影應能指具茨。
|
|
次韻羅偉正寺丞見遺之什解釋: 《次韻羅偉正寺丞見遺之什》是宋代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雕鶚逢秋已恨遲,
高傲的鶚鳥碰上秋天,我已經感到時間過得太慢,
公才如此尚誰羈。
你的才華卓越,卻仍然受到束縛。
江城樽俎未三月,
江城的酒杯和肴饌還未過三個月,
世路干戈方百為。
而世間卻充斥著戰爭和沖突。
去馬便如千里別,
離開的馬兒就像千里之別一樣遙遠,
斷葭已作十分披。
被切斷的蘆葦已經散落得十分凌亂。
它年若下襄城路,
如果有一天你來到了襄城之路,
鞭影應能指具茨。
馬鞭的影子也能指引你的道路。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以及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才華受限的思考。雕鶚逢秋已恨遲,表達了時間在等待中的煎熬和對人才的期待。江城樽俎未三月,世路干戈方百為,展現了動蕩的社會和充滿戰爭的世界。離別的馬兒和散亂的蘆葦象征著遠離和失落。最后,詩人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馬鞭的影子能夠指引他通往新的道路。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季節變遷、社會動蕩和個人命運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起伏的感慨。雕鶚逢秋已恨遲,以雕鶚逢秋的情景抒發了時光流逝的焦慮之情。公才如此尚誰羈,表達了作者對才華受限的思考和對人才的無奈。江城樽俎未三月,世路干戈方百為,揭示了動蕩的社會和戰爭的殘酷現實。離別的馬兒和散亂的蘆葦則象征著遠離和失落之感。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希望能夠找到新的道路和歸宿。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對時光、人才和命運的思考,以及對未來的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