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王東庵 / 作者:李彌遜 |
吾宗丘壑資,耿耿抱幽獨。
結構祗洹家,縈回轉巖腹。
前川布黃金,合嶂來蒼玉。
步出覺華天,乘凌眩生目。
云間起層林,林際懸高屋。
斷砌滴疏泉,微蹤隱深麓。
堂空貝葉昏,苔封半階綠,朱幡久不來,遂意猿響秋谷。
|
|
法王東庵解釋: 《法王東庵》是宋代李彌遜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我家的廟宇承襲了祖先的積蓄,莊嚴而孤寂。
廟宇的結構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環繞在巖石的腹地。
前面的川流布滿了黃金,山巒相合間閃耀著蒼玉的光輝。
走出廟宇,眼前是一片遼闊的天空,我乘著云彩飛翔,目眩神迷。
云層間浮現出層層的林木,林間懸掛著高聳的屋宇。
斷裂的石砌上滴落著稀疏的泉水,微弱的蹤跡隱藏在深邃的山麓。
廟堂空曠,像是被貝葉所蒙蔽,半階被青苔所覆蓋。
紅色的幡旗已經久未飄揚,只有猿猴的呼聲回蕩在秋谷之中。
詩意:
《法王東庵》描繪了一座廟宇的景象,通過對自然與建筑的對比,表現了廟宇的莊嚴、孤寂和神秘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展示了山水之間的和諧與美麗,同時也暗示了時間的流轉和物事的更迭。詩人以廟宇為載體,抒發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人世間變遷的思考。
賞析:
《法王東庵》通過描繪廟宇的景象,展示了自然與人文的融合。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描寫手法,如對比、象征和擬人,使詩詞更具生動性和表現力。詩人以廟宇為中心,將自然景觀與人文建筑相結合,既表現了山水之間的和諧之美,又通過廟宇的荒涼和歲月的流轉,給人以深思。
詩詞中的意象和修辭手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詩中描述的前川布黃金、合嶂來蒼玉,給人以富麗堂皇的感覺,展現了自然景色的壯美。而堂空貝葉昏、苔封半階綠,則暗示了廟宇的荒涼和歲月的沉淀。猿猴的呼聲回蕩在秋谷之中,使整首詩詞增添了一絲神秘和寂寥的氛圍。
通過描繪廟宇的景象,詩詞傳達了對自然、人文和時光流轉的思考。它以古樸的語言和精湛的藝術表現力,引發讀者對山水、廟宇、歲月的思索,喚起人們對自然之美和人世間變遷的感慨。整首詩詞所營造的氛圍和情感,使人不禁沉浸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和人事的渺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