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鉛山鵝湖登妙峰寺 / 作者:李彌遜 |
松蓋筠幢護石門,凈居塵間此間分。
不須更覓南行路,已向高峰見德云。
|
|
過鉛山鵝湖登妙峰寺解釋: 《過鉛山鵝湖登妙峰寺》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松蓋筠幢護石門,
凈居塵間此間分。
不須更覓南行路,
已向高峰見德云。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登上鉛山鵝湖妙峰寺的場景和感受。詩人用松樹的枝葉、竹篷和石門來象征寺廟,表達了它們的庇護和保護作用。詩人認為這個地方是一個清凈的居所,遠離塵囂喧囂,能夠將凡俗的紛擾與這里分離開來。詩人表示不需要再尋找前往南方的道路,因為已經在高峰上看到了云彩,這里是修行者追求道德境界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展示了李彌遜對禪修環境的贊美和向往。他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寺廟建筑的細節,傳達了對禪修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清凈心靈的渴望。詩中的"松蓋筠幢護石門"形象生動,給人以安寧和庇護的感覺。"凈居塵間此間分"表明詩人將這個地方看作是一處遠離塵世紛擾的凈土。"不須更覓南行路"表達了詩人對外在追求的放棄,意味著他已經找到了內心的寧靜和滿足。"已向高峰見德云"揭示了詩人對修行境界的追求,高峰上的云彩象征著道德的境界,詩人已經在內心中看到了這種境界的存在。
整首詩字數不多,卻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表達方式,將禪修的理念和追求傳遞給讀者。它展示了李彌遜對清凈和精神境界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格修養和精神追求的一種典型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