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申樞密設醴具素以待諸客表這有詩次其韻 / 作者:李彌遜 |
擊鮮舉白不厭深,高燒銀燭花成陰。
不如伊蒲雜梨栗,數翁共話千古心。
夜闌相對如夢寐,靜聽墻壁生潮音。
我方逃禪君莫斟,歸來星稀月初沉。
|
|
季申樞密設醴具素以待諸客表這有詩次其韻解釋: 這是一首宋代李彌遜的詩詞《季申樞密設醴具素以待諸客表這有詩次其韻》。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擊鮮舉白不厭深,
高燒銀燭花成陰。
不如伊蒲雜梨栗,
數翁共話千古心。
夜闌相對如夢寐,
靜聽墻壁生潮音。
我方逃禪君莫斟,
歸來星稀月初沉。
中文譯文:
用酒杯敬取醴(一種美酒),色澤純白,喝得再深也不會厭倦。
點燃高高的銀燭,花朵狀的燭光投下陰影。
沒有什么比起用梨子和栗子來陪伴更好,
老朋友們一起談論千古心境。
夜深人靜,我們相對坐著仿佛在做夢,
靜靜地傾聽墻壁傳來的潮濕聲音。
我在逃禪,朋友們請不要斟酒給我,
當我歸來時,星星稀疏,月亮剛沉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安靜而富有禪意的場景。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傳達了自己的情感和對友誼的珍視。
詩的開頭,描述了用酒杯敬取醴的場景,酒色純白,使人沉醉其中。通過形象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對生活的享受。高燒的銀燭照亮了周圍,營造出一種安靜、神秘的氛圍。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友誼和交流的向往。他認為與朋友們一起用梨子和栗子相聚,比任何事物都更加美好。這里的伊蒲、梨栗可能象征著詩人心中的美好事物,而數翁則代表了多位年長的朋友,一起探討心靈的千古境界。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寫了一個寧靜的夜晚。他們相對坐著,仿佛在夢中一般,專注地傾聽著墻壁傳來的潮濕聲音。這里的墻壁聲音可能象征著自然界的聲音,給人一種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正在逃禪的狀態,他希望朋友們不要再斟酒給他。歸來時,星星稀疏,月亮剛剛沉下,詩人的逃禪之行已接近尾聲。這里的星星和月亮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生活的變化。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和友誼的向往,以及對安靜與內省的追求。通過描繪獨特的場景和意象,詩人在讀者心中勾勒出一幅禪意盎然的畫面,引發人們對內心深處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