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題陶氏一經堂 / 作者:李彌遜 |
金牛勝氣未全無,朝挹江山近結廬。
避席青衿家有塾,下帷皓首腹多書。
階庭早見芝蘭秀,門巷於今燕雀疏。
傍舍不應我種柳,后來駟馬要回畫。
|
|
寄題陶氏一經堂解釋: 《寄題陶氏一經堂》是李彌遜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金牛勝氣未全無,
朝挹江山近結廬。
避席青衿家有塾,
下帷皓首腹多書。
階庭早見芝蘭秀,
門巷於今燕雀疏。
傍舍不應我種柳,
后來駟馬要回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李彌遜向陶氏一經堂寄題的場景。詩人首先提到了金牛,意味著壯麗的景象即將到來。他感慨地說,朝廷接納他,使他離得近了江山,并有了一個結廬之地。他自謙地說他是一個襟懷坦白的人,家中有塾(私塾),愿為青年學子傳道授業。
接著,詩人提到自己下帷(在屏風后)時,頭發已經皓白,腹中卻裝滿了書籍。他稱頌了門前的芝蘭花早已盛開,而門巷卻變得冷落,只有雀鳥偶爾飛過。他并感嘆說,他的鄰舍們并不理解他種植柳樹的用意,但是在他離去后,他們可能會明白。最后,他表示希望自己能夠回到這里,畫下這美好的景色。
這首詩詞展現了李彌遜的自謙之態,以及對朝廷的感激和對學問的熱愛。他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家庭生活的描寫,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變遷的感慨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贊美。整首詩詞以平淡的語言傳遞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他對生活和學問的熱愛與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