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至水西登漠山林庵少憩遂過白云 / 作者:李彌遜 |
偶到靈山最上頭,山檐高竹不知秋。
杖藜欲趁西溪月,未放閑身盡日留。
|
|
將至水西登漠山林庵少憩遂過白云解釋: 詩詞:《將至水西登漠山林庵少憩遂過白云》
中文譯文:
將近水西登漠山林庵,稍事休息后繼續(xù)前行過白云。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李彌遜在登上水西漠山林庵之前的一段行程。詩人偶然來到了靈山的最高處,山檐上的竹子高高聳立,不知道已經(jīng)是秋季了。他手持拐杖,本來打算趁著西溪的月色,放松一下身心,但是一整天都被山景所吸引,無法割舍。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行程和感受,展現(xiàn)了他對自然山水的敏感和對美的追求。詩人登上漠山林庵,感受到了山林的寧靜和高遠,以及竹子的挺拔和秋意。他原本打算在這里稍事休息,并欣賞西溪的月光,但是被周圍的景色所吸引,一直留連忘返。這種情感的轉(zhuǎn)移和內(nèi)心的感受使得整首詩呈現(xiàn)出一種寧靜而恬淡的意境。
詩中的“水西”和“漠山林庵”是具體的地點,增加了作品的真實感。通過詩人的行程和所見所感,詩中展現(xiàn)了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追求,并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傳達了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情緒。這種情感與宋代文人崇尚山水田園的審美情趣相契合,體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的認同和對自我心靈的撫慰。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山林庵中的小憩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通過對細節(jié)的描繪和情感的轉(zhuǎn)移,展現(xiàn)了一種恬淡寧靜的意境,讓讀者感受到了與自然融合的美好時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