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處直窮三百里,役時應廢幾千家出自哪一首詩以及相關介紹 |
“望處直窮三百里,役時應廢幾千家”是出自《高啟》創作的“姑蘇雜詠 姑蘇臺(在橫山西北麓)”,總共“24”句,當前“望處直窮三百里,役時應廢幾千家”是出自第4句。
“望處直窮三百里,役時應廢幾千家”解釋: 《望處直窮三百里,役時應廢幾千家》是明代文學家高啟的一首描繪蘇州姑蘇臺壯美景象,同時寓意官僚繁冗、勞民傷財主題的詩歌。 詩句大意為:從遠處眺望,姑蘇臺雄偉壯觀,延伸出去的距離不少于三百里。而在需要勞動的時候,這種規模龐大的建筑卻幾乎無用,應該廢棄不用,以節省幾千家勞力。 創作背景與感想:高啟生活在明朝前期,當時國家正處于發展期,但也存在官僚機構龐大、濫用民力的問題。這首詩借姑蘇臺的宏大景象,表達了對官冗費重現象的憂慮和批判,同時也寓含了作者希望國家走向清明、減少勞役的理想愿望。 評價:這句話(詩句)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深度。高啟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姑蘇臺的壯美場面,使讀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空間的遼闊和歷史的積淀。 在主題上,這句詩借景抒情,寓言性地揭示了官冗費重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對國家治理的期望,以及對民生疾苦的關注。
查看完整“望處直窮三百里,役時應廢幾千家”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望處直窮三百里,役時應廢幾千家 的上一句
下一句:望處直窮三百里,役時應廢幾千家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