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成茅廬獨宿西山 / 作者:李彌遜 |
暮上寧容燕作巢,土階竹屋近誅茅。
深行樂地思招隊,早悟危機欲絕交。
溪響隔溪來枕面,月光先月到林梢。
為官拓落真吾事,何用紛紛更解嘲。
|
|
新成茅廬獨宿西山解釋: 《新成茅廬獨宿西山》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詩意表達了作者在西山茅廬獨自居住的情景和內心感受。
詩中描述了黃昏時分,寧靜的山野上有燕子筑巢,土階竹屋靠近茅草的砍伐處。作者深入山野中的樂地,思考著招募門徒的事情,早早地就意識到了危機的臨近,他渴望絕交以避免危險的發生。
溪水的聲音從溪流對岸傳來,像是在作者的枕邊響起。月光先于月亮抵達樹梢。這些景象都使得作者對于官場的虛妄與紛擾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認為官場上的事務無法真正滿足自己的追求,因此不再嘲笑這些瑣事。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遠離塵囂、獨自沉思的心境。作者透過山野的寧靜和純凈,對人世間的浮華和虛妄產生了深刻的思考。詩中的茅廬和西山象征著與世隔絕的清凈之地,展現了作者內心追求真實和自由的渴望。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對比和借景抒發了作者對于人世間繁華和權謀的反思。展現了作者堅守真我,追求內心自由的態度和決心。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清新,給人以寧靜和思考的空間,引發讀者對于人生價值和追求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