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蜀人張師厚赴殿試二首 / 作者:蘇軾 |
云龍山下試春衣,放鶴亭前送落暉。
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馬如飛。
|
|
送蜀人張師厚赴殿試二首解釋:
《送蜀人張師厚赴殿試二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云龍山下試春衣,
放鶴亭前送落暉。
一色杏花三十里,
新郎君去馬如飛。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送別蜀地的張師厚前去參加殿試的情景。詩中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對張師厚的祝福和對他才華出眾的贊美。
賞析:
首先,詩的開篇就將云龍山下的春天景色與張師厚試穿春衣的場景相結合,展現了春日的明媚和張師厚在重要考試前的準備。這里的云龍山是指蜀地的山脈,春衣象征新的開始和美好的未來。
其次,詩中提到的"放鶴亭"是指送別之處,"送落暉"則是指在夕陽下送行,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離別的情感。這一描寫增加了詩的情感色彩,使人感受到離別之時的深情和留戀之情。
然后,詩中的"一色杏花三十里"形象地描繪了一片盛開的杏花景象,給人以美好的感覺。杏花是春天的象征,也代表著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新生。"三十里"則表明了杏花的范圍之廣,給人以絢麗多彩的視覺沖擊。
最后,詩的結尾以"新郎君去馬如飛"作為結束,表達了對張師厚前程順利的祝愿。"新郎君"指的是張師厚,"去馬如飛"形容他騎馬離去的迅速和勢如飛馳。這里用動態的描寫表現了他的壯志豪情和追求成功的決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春天的美景和表達對張師厚前程的祝福,展示了蘇軾細膩的情感和對人生的獨特感悟。同時,詩句簡潔明了,意境鮮明,給人以美好的視覺和情感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