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趙道夫待制放魚之作 / 作者:李彌遜 |
出門忽見腥城市,脫爾寧捐一粒貲。
就使烹鮮真可口,誰能結網(wǎng)更臨池。
斜風逆浪回頳尾,淺水平沙走素鰭。
勿謂寰中底么麼,三生恩怨不能欺。
|
|
次韻趙道夫待制放魚之作解釋: 《次韻趙道夫待制放魚之作》是宋代李彌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描繪放魚為主題,抒發(fā)了作者對生命和人世間的感悟。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出門忽見腥城市,
脫爾寧捐一粒貲。
就使烹鮮真可口,
誰能結網(wǎng)更臨池。
斜風逆浪回頳尾,
淺水平沙走素鰭。
勿謂寰中底么麼,
三生恩怨不能欺。
詩意:
這首詩詞以詩人出門看到城市上的魚販為開端,他們捐棄了一切財富,只為了能捕獲鮮美的魚。作者認為即使烹飪魚肉后味道鮮美,但是誰能像他們一樣,親自下網(wǎng)捕魚呢?詩中描述了逆風和逆浪中游動的魚尾,以及淺水中平穩(wěn)游動的魚鰭。最后,作者告誡人們不要認為人世間只是平淡無奇的地方,三生的恩怨不能輕易欺騙。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放魚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世界的思考。詩人通過描述城市中的魚販子,強調了他們舍棄物質財富的決心和追求鮮美的精神。他們不滿足于別人烹飪好的美味,而是親自下網(wǎng)捕魚,追求更高的品質和體驗。這種追求與普通人的境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詩中的斜風逆浪回頳尾和淺水平沙走素鰭的描寫,通過生動的形象語言,表達了魚在逆境中的奮斗和游動的姿態(tài)。這些形象不僅增加了詩詞的藝術感染力,還寓意著人生中面對逆境時需要堅持和努力。
最后的警示告誡表達了作者對人世間的看法。作者認為人世間并非平庸無奇,其中存在著三生的恩怨,不能輕易被欺騙。這種警示意味著對人生的思考和警覺,提醒人們要珍惜眼前的機遇和人際關系,不要輕易被世俗的誘惑所迷惑。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放魚場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人世間的思考。它既展示了放魚者的追求和努力,又對人生的意義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帶給讀者一種對生命和人世間的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