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佛教子嶺 / 作者:李彌遜 |
岡回嶺轉翠相重,覓語酬山未了工。
卻恐前一是摩詰,此身今落花圖中。
|
|
過佛教子嶺解釋: 《過佛教子嶺》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岡回嶺轉翠相重,
尋找言語回報山中的未竟之功。
然而擔心之前的行為像摩詰一樣,
如今身在花圖之中。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登山過程中的心境和感悟。詩人在山嶺曲折回環的地方,欣賞著山間的青翠景色,他在山中尋找能夠回報自己未竟之功的言語。然而,他擔心自己之前的行為是否像佛教中的智者摩詰一樣,沒有達到最終的境地。現在,他身處于變幻多姿的花圖之中,暗示了他對自己的境遇感到困惑和迷茫。
賞析:
這首詩以山嶺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詩人的內心感受,抒發了作者對自身修行的疑慮和迷茫。岡回嶺轉翠相重,給人以曲折、回環的感覺,呼應了人生道路的曲折和起伏。尋找言語酬謝山中的未了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修行成果的期待,同時也暗示了修行路上的孤獨和無法言說之感。卻恐前一是摩詰,此身今落花圖中,表達了作者對自己修行成果的懷疑和困惑,以及對現實境遇的無奈。整首詩運用了山嶺與花圖的對比,凸顯了作者內心的矛盾與掙扎。通過與佛教智者摩詰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自己修行是否有所欠缺的擔憂和思考。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意境營造,揭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與思考。詩人對自身修行成果的懷疑和迷茫,以及對現實境遇的無奈,使得整首詩呈現出深沉的哲理意味。同時,通過山嶺與花圖的對比,給人以對比鮮明的視覺感受,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