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大慈老登古院 / 作者:李彌遜 |
林影橫搘折腳床,禪翁喚我坐斜陽。
諸天共說無生話,萬壑同薰不盡香。
茗碗泛云醒遠目,藜羹煮玉鬧枯腸。
逢人若問峰頭事,翠竹陰中菊正黃。
|
|
陪大慈老登古院解釋: 《陪大慈老登古院》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這首詩以描繪一個禪院中的景象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比喻,表達了對禪修境界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詩中描繪了一個禪院中的場景:林間倒影斜照著斷腳床,禪師喚我坐在夕陽斜照之下。這一景象給人一種寧靜、悠遠的感覺,仿佛時光在這里停駐。接下來的幾句表達了禪師和主人公的對話:諸天共同述說著無生的道理,萬壑都彌漫著無盡的香氣。這里的諸天和萬壑是禪修中的隱喻,意味著人們可以通過禪修超越塵世的煩惱,獲得內心的寧靜和滿足。
詩中還描繪了茗碗泛起云霧的景象,這使人清醒并放眼遠方。藜羹煮熟時發出的香氣,令人欣喜,就像是禪修的果實。最后兩句描述了禪院中的景色:在翠竹的陰影下,菊花正盛開,黃色的花朵在清幽的綠色中顯得格外鮮艷。這里的翠竹和菊花象征著禪修的境界和修行的成果,暗示著人生的美好和充實。
整首詩以禪院為背景,通過描繪景物和隱喻的手法,將禪修和人生的哲理融入其中。作者通過抒發對禪修境界的向往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表達了對內心平靜與滿足的追求。通過禪修,人們可以超越塵世的煩惱,獲得內心的寧靜和滿足,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充實。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比喻,展示了李彌遜對禪修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它以清新、寧靜的意境和深邃的哲思,給人以啟迪和思考。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透過景物描寫,傳達了作者對禪修和人生的獨到見解,展現出宋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