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原臺與兄弟同賦 / 作者:李彌遜 |
高臺瞰層碧,岫幌森筠幢。
恍如青原人,覿面呼老龐。
胡為未免俗,儒冠學為邦。
曾無白雨手,但補百碎腔。
平生愛山癖,至老成膏肓。
窮探偶會意,夜半力欲扛。
一存短豆戀,心境不得雙。
坐曠燕剿幕,鑒勝猿窺窗。
故山如故人,示見心已降。
脂車蠟兩屐,煙云恣沖撞。
竹根掃三徑,荷插懸酒缸。
外物□可必,斯言有如江。
|
|
青原臺與兄弟同賦解釋: 《青原臺與兄弟同賦》是宋代詩人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高臺瞰層碧,岫幌森筠幢。
從高臺上俯瞰,遠處的山巒蒼翠,山間竹林如云般飄蕩。
恍如青原人,覿面呼老龐。
仿佛與青原的人相遇,相視之間呼喚老友龐先生。
胡為未免俗,儒冠學為邦。
為何不可避免地陷入世俗之中,儒冠代表學問,是為了國家。
曾無白雨手,但補百碎腔。
曾經沒有過天賦的才情,只能通過不斷學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平生愛山癖,至老成膏肓。
一生鐘愛山水之間的癖好,直到老去才成為內心的滋養。
窮探偶會意,夜半力欲扛。
在貧窮的情況下偶然探索到一種意境,深夜里努力扛起這份心境。
一存短豆戀,心境不得雙。
一直懷抱著短暫的豆蔻情懷,內心的境界無法達到完美的雙重。
坐曠燕剿幕,鑒勝猿窺窗。
坐在寬敞的房間里聽燕子的啁啾聲,猿猴透過窗戶窺視勝景。
故山如故人,示見心已降。
故鄉的山水如同故人一般,展示出內心已經平靜安放。
脂車蠟兩屐,煙云恣沖撞。
精致的車輪和涂蠟的鞋履,煙云自由自在地交錯碰撞。
竹根掃三徑,荷插懸酒缸。
竹根清掃著三條小徑,荷花插在懸掛的酒缸中。
外物□可必,斯言有如江。
外在的事物或許不是必然的,但這些言辭有如江水一般流動。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高臺上俯瞰山水時的心境和情感。作者回首青原時代,與老友龐先生相見,思考自己在世俗中的處境和學問的意義。他通過努力學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表達了對山水的熱愛和對內心境界的追求。他感嘆自己的豆蔻情懷不能完美地展現,同時描述了寧靜的故鄉山水和自由自在的煙云。最后,他提到外在的事物并非必然,但他的言辭卻如同江水一般自由流動。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山水的描繪和比喻,表達了內心的追求和對自由境界的向往。整體氛圍清新脫俗,意境深遠,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懷和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