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玉五詠·樵谷 / 作者:李彌遜 |
蝸牛負空軀,能避外物觸。
微生寄寰宇,一地空粒粟。
巖棲小天下,俯仰心自足。
采薪百不憂,高視賢版筑。
豈無潭潭居,違己詎所欲。
|
|
群玉五詠·樵谷解釋: 《群玉五詠·樵谷》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蝸牛在樵谷中的生活情景,通過蝸牛的默默奮斗和它對自身境遇的滿足,表達了作者對淡泊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自我價值的肯定。
詩詞的譯文以及其詩意和賞析如下:
蝸牛負空軀,能避外物觸。
蝸牛身背著它的空殼,能夠避免外界物體的觸碰。
這兩句描繪了蝸牛的自我保護機制,蝸牛通過背負殼來保護自己,避免受到外界的傷害,這也可以理解為蝸牛在逆境中堅持自我,不受外界干擾。
微生寄寰宇,一地空粒粟。
微小的生命寄居在廣闊的世界中,只能夠在一塊空地上尋找微不足道的食物。
這兩句表達了蝸牛的生存狀態,盡管蝸牛的生命微小而渺小,但它們仍然能夠在這個廣袤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尋覓微小的食物來維持生存。
巖棲小天下,俯仰心自足。
蝸牛棲息在巖石之間,視野雖小卻心滿意足。
這兩句表達了蝸牛的生活環境,它們在巖石間安穩地棲息,雖然視野有限,但它們對于自己的生活狀態心滿意足,感到滿足和安逸。
采薪百不憂,高視賢版筑。
蝸牛采集木柴而無憂慮,高視自己所建的賢德之家。
這兩句表達了蝸牛的勤勞和自我價值的肯定,蝸牛采集木柴是為了自己建造一個溫暖的家園,它們勤勞地努力工作,信任自己所建立的家園是高尚的。
豈無潭潭居,違己詎所欲。
蝸牛在何處居住,難以違背自己的本性和欲望。
這兩句表達了蝸牛對自由和本性的渴望,雖然它們棲身在樵谷,但它們仍然追求屬于自己的家園和生活方式,不愿違背自己的本性和欲望。
通過這首詩詞,李彌遜通過描繪蝸牛的生活狀態,表達了自己對淡泊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個體的肯定。蝸牛雖然微小,但它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滿足,找到了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和價值。整首詩詞以蝸牛為象征,表達了詩人對于簡單、寧靜、自我滿足的生活態度的贊美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