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嗣知客遠訪筠溪留旬馀將歸以偈送之 / 作者:李彌遜 |
剝啄君來破郁陶,解包相對煮溪毛。
一坡修竹無窮意,可但靈云只見桃。
|
|
嗣知客遠訪筠溪留旬馀將歸以偈送之解釋: 《嗣知客遠訪筠溪留旬馀將歸以偈送之》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繼知客人遠道來訪筠溪,暫留數旬后將歸去,以詩偈送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客人遠道而來拜訪筠溪,與主人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時光,現在客人即將離去,主人以詩偈表達了對客人的歡送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李彌遜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景物的敏銳觀察。詩人采用了簡練的語言,通過對客人訪問筠溪的描寫,表達了對客人的贊賞和感激之情。
首句"剝啄君來破郁陶",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客人的到來,以及他的到來給主人帶來的愉悅和開心。"剝啄"形象地表達出詩人內心的喜悅之情。
接著的"解包相對煮溪毛",描繪了主人與客人相對而坐,共同品味著筠溪的美景。"解包"暗示客人已經在這里停留了一段時間,與主人共同分享了許多美好的時光。
下一句"一坡修竹無窮意",將注意力轉向了筠溪的景色。"一坡修竹"形容了溪邊茂密的竹林,展現了自然的寧靜和秀美。
最后一句"可但靈云只見桃",通過對云霧和桃花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靈云"和"桃花"象征著美好和純潔,也暗示了客人的離去。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客人到訪和美好時光的珍視,同時也表達了對客人的祝福和送別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巧妙地傳達了內心深處的情感,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寧靜和愉悅的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