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步獨至西三首 / 作者:李彌遜 |
睡起方床日未斜,旋移屐齒破晴沙。
石欄獨立數歸鳥,高樹無風落柿花。
|
|
晚步獨至西三首解釋: 《晚步獨至西三首》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睡醒時日尚未下山,我穿過晴朗的沙地。站在石欄桿旁獨自停留,數著歸巢的鳥兒。高聳的樹上,無風而落的柿花。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作者傍晚時分獨自散步的場景,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感受。詩中的景物描繪和細節刻畫,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對生活細節的關注。詩人以平實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平凡而自然的場景,傳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靜而美麗的傍晚景象。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他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對細節的關注。詩中的"睡起方床日未斜"一句,抓住了傍晚時分的特點,以醒目的方式揭示了時間的流逝。"旋移屐齒破晴沙"一句則通過動作描寫,生動地表現了詩人行走時的聲音和破晴沙的景象。
接下來的兩句"石欄獨立數歸鳥,高樹無風落柿花"則通過對細節的描寫,進一步展示了詩人對景物的觀察。石欄獨立的畫面,表達了詩人在傍晚時分停下來的情景,而數歸鳥則傳達了歸巢的安寧與和諧。高樹無風而落的柿花,則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中微妙的景象,給人以靜謐和美好的感受。
整首詩以平實、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平凡而美麗的傍晚景色,通過細膩的觀察和描寫,傳遞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這首詩以其簡潔、自然的表達方式,展現了宋代詩歌的特點,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受。 |
|